恒基地产作为良好企业公民,努力为香港的社会、经济及环境等方面作出贡献,务求在争取业务表现的同时,亦能为社会带来长远裨益。我们致力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集团业务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并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策略,当中包括四大驱动要素︰环保为地球、创新为未来、关爱为人群、诚心为社区,以审视和实践我们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贡献。根据该发展策略,集团与员工、社区团体、组织及政府携手合作,每年均策划社区项目,持续为社会带来正面的改变。集团于2011年设立了「恒基温暖工程基金」,作为集团、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慈善公益及捐献的平台,支持及推动一系列多元化的社区项目,并为香港和内地贫困和不幸的人士施以援手。自成立以来,集团已透过基金拨款及资助共逾800项公益慈善项目,惠及社会不同阶层人士。
此外,集团创办人李兆基博士对慈善工作不遗余力,透过「李兆基基金」捐资支持多个香港、内地及海外的教育及公益项目,历年捐献数以十亿港元计,受惠人士不计其数,更首创捐地计划,包括兴建香港最大的安老院及护理中心和青年宿舍,以减轻香港住屋之迫切需求。有关李兆基博士个人慈善捐献项目,请浏览其网站:http://www.leeshaukee.com.hk/。
集团一直与员工、社区团体、组织及政府紧密合作,回应社会需要。多年以来,集团积极推动多项社会公益项目,当中重点项目包括扶贫、环境保护、青年發展、文化艺术和支持社会企业等,致力为社会带来正面的改变,更为下一代缔造可持续發展的未来。
恒基地产连夺全球最具创新力知识型机构大奖2021及香港最具创新力知识型机构大奖2021
恒基地产荣获《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颁發
ESG 领先企业大奖2021
集团一直与员工、社区团体、组织及政府紧密合作,回应社会需要。多年以来,集团积极推动多项社会公益项目,当中重点项目包括扶贫、环境保护、青年發展、文化艺术和支持社会企业等,致力为社会带来正面的改变,更为下一代缔造可持续發展的未来。
扶贫
过渡性房屋项目
恒基地产的众多社区投资之中,支持发展过渡性房屋为其中重要一环。我们与政府及社福机构合作,为轮候公屋及有迫切住屋需要的基层家庭提供过渡性房屋。2019年,恒基地产促成了香港最大的过渡性房屋计划,借出一个位于新界元朗江夏围的428,000平方呎土地,为期7年,用作兴建过渡性房屋。该项目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兴建,既环保又创新,将兴建1,998个组合屋单位,预计在整个项目期间为40,000名正在轮候公共房屋的基层市民,提供过渡性房屋。在此之前,恒基地产亦支持了香港首个组合过渡性房屋项目,在2018年提供了位于深水埗南昌街的8,000平方呎重建地盘,共提供约90个过渡性房屋单位,为期两年,至今合共惠及逾170名弱势人士,项目于2020年入伙。此外,集团亦借出位于锦田和牛潭尾南的土地以发展组合过渡性房屋项目。
恒基地产为全港首家参与过渡性房屋项目的大型企业,至今共提供近300个市区短期空置单位予15个项目,惠及约550个低收入家庭,共约1,700名市民,让他们得以低廉的租金,租住过渡性房屋,为期两年。
扶贫委员会「明日之星-上游奖学金」计划
「明日之星-上游奖学金」计划是恒基地产其中一个长期社区公益项目,计划由扶贫委员会在2014年开展,旨在奖励在逆境中具奋斗精神,保持正面的价值观及生活态度的基层学生,提升他们向上流动的机会。集团自2014年透过计划向有经济困难的优异学生颁發奖学金,支持他们继续努力学习,追寻理想,累计共逾1,521名「明日之星」学生受惠,协助他们力争上游。
家园便利店
「家园便利店」是连锁式不牟利便利店,10年间共开设了13间分店,向逾250,000名会员以低廉价格售卖食物及日常用品,全部会员均是有特殊需要人士或弱势社群。「家园便利店」由集团副主席李家杰博士于2012年推动创立,并由「恒基温暖工程基金」作始创赞助。自2013年起,「家园便利店」由「李兆基基金」全额出资支持其营运。「家园便利店」是创新的扶贫计划,印证了集团如何长期而全面地支持有利民生、具前瞻性的社区项目。集团除了提供首年资助外,亦积极参与和支援其营运工作,协助他们集结更多社会资源,为弱势社群提供适切的援助。
香港社区网络「葵青少数族裔『筑梦』计划」
集团自2014年起赞助该计划,向少数族裔人士及低收入人士提供实质及有效的支援,共建关爱和平等的社会。计划提供多元化服务,包括协助就学、就业及融入社会。自集团成为该计划赞助机构以来,其累计已惠及逾890,000人。
环境保护
植林优化计划
恒基地产经年投入支持具长远效益的环保行动,并与主要持份者并肩合作,宣扬对抗气候变化的信息,和提升生物多样性。
渔农自然护理署多年以来推广植树,集团是长期支持者之一。而随着这些推广种植林木和相关的环保已行动越见规模,集团亦相应加强我们的支持和参与度。自2007年起,集团已透过参与和支持各项植树活动,合共在本港种植逾43,000棵树苗。当中,为响应渔农自然护理署推行的「植林优化计划」,我们于2017年起开始贊助香港地球之友及绿惜地球的五年植树计划,合共种植超过14,000棵树苗。展望未来,集团将继续支持相关行动,透过种植本地树种,提高林木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价值。
绿色力量环岛行
一年一度的绿色力量环岛行是全港最大规模的慈善行山比赛活动之一。集团自2006年起担任该比赛之首席赞助商,每年均派出队伍参赛,以支持「绿色力量」长远的环保教育工作。
世界自然基金会会香港分会「地球一小时」
「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每年举办「地球一小时」活动,呼吁全球各大城市透过简单的熄灯动作,唤起大众对气候变化危机的关注。集团自2009年起赞助及参与该活动,旗下的物业亦全力支持此项有意义的活动,为关爱地球出一分力。
世界自然基金会会香港分会「步走大自然@米埔」
该项年度步行活动在被誉为「观鸟者天堂」的米埔自然保护区举行,参加者在筹款的同时,亦可以欣赏香港的自然环境,别具意义。恒基地产自2010年起一直贊助该活动,至今吸引了近25,000名参加者筹款支持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继续推行其保育及教育工作。
绿惜地球 – 撑绿惜慈善夜行
自2018年起,恒基地产一直支持绿惜地球这一年一度的筹款活动,旨在让参与者放慢脚步享受大自然,同时传播珍爱地球的讯息。今年,集团再次成为活动的卫星赞助商,招募员工参与。过去4年累计约2,900人参与活动。
青年发展
香港特区政府「青年共享空间计划」
该计划以商界、非政府机构及政府携手协作模式推行,旨在提供合适地方用作共用工作空间或创作室,以支持本港的青年发展。
2019年,恒基地产以港币一元的象徵式租金,提供长沙湾创汇国际中心的6个单位予香港艺术发展局(「艺发局」)和香港展能艺术会,营运期为6年。这些单位已租予本地艺术团体/艺术家,以及发展成为残疾人士及展能艺术家训练中心。艺发局将其4个单位命名为「ADC艺术空间(创汇国际中心)」,2021年共有9位艺术家和两个表演艺术团体透过公开招租方式进驻艺术空间。
香港展能艺术会利用恒基地产提供的租用场地设立了「艺方」。在2021年,逾4,500人共接受了1,581个小时的培训,当中包括展能艺术家。「艺方」亦与超过2,500名艺术工作者合作,共同推广共融艺术。
香港特区政府「企业内地与海外暑期实习计划」
恒基地产自2018年便开始参与支持该项由香港特区政府推行的实习计划,旨在培育本港青少年对各地职场文化和就业前景的了解,及扩阔其国际视野。2019年,我们在北京、上海及广州共提供了12个实习名额,为期八星期,让实习学生亲身体验内地市场及租赁工作的运作情况。集团至今共提供了24个实习名额。
香港夏桥计划
「香港夏桥」为一个非牟利、免学费的暑期及课余增益课程,旨在帮助家境清贫的学生拓展个人潜能、英语水平及学业表现。集团自2006年起赞助该计划,累计支持了共约3,700名學生及1,400义务学生导师,又招募集团义工队队员,协助该计划举办慈善步行筹款。
城市土地学会-UrbanPlan
恒基地产自2020年起赞助城市土地学会「UrbanPlan」教育计划。该计划于2018年首次在香港试行,是一个切合现实环境、以课堂为本的互动工作坊,旨在让中学生透过体验和专题式学习,探讨城市议题。该计划在2020-21学年期间共举办了8场工作坊,共292名学生受惠。
文化艺术
法国五月艺术节
法国五月艺术节是亚洲最大型的文化盛事之一,每年五至六月,法国五月举办超过120场文化活动,吸引逾100万人参与。集团自2008年起赞助该艺术节,为本港及澳门数以百万计市民带来丰富的艺术体验。
地区文化及艺术活动
集团积极支持地区文化及艺术活动,其中包括自2010年起赞助「中西区区节」,及自2007年起赞助荃湾区节日灯饰及除夕倒数活动,两项活动至今分别吸引了逾112,000名及270万名参观者;另外我们自2017年起赞助「元朗艺术节」,至今吸引了约30,000名参观者。
义务工作重点活动
恒基温暖工程义工队
集团于2012年成立「恒基温暖工程义工队」,由李家诚主席担任荣誉主席。义工队积极参与和支持饶富意义的公益项目,扶助弱势社群、推广艺术文化及环保教育,期望透过企业公益活动及鼓励员工参与义务工作,持续为社区带来正面的改变。
「恒基温暖工程义工队」现时义工人数约200人,每年平均举办约20项活动,邀请员工及亲友、「恒地会」会员参与义工服务,积极向外推广企业义工文化。 自成立以来,义工队总服务时数逾55,000小时,惠及逾13,000人次,屡获社会福利署辖下「义工运动」颁发「义务工作嘉许状金状」。
疫境同行探访活动
2021年起,恒基温暖工程义工队与慈善机构香港圣公会合办「疫境同行探访活动」,透过上门探访,表达对长者的慰问和支持,同时送上抗疫礼品包,包括口罩、消毒洗手液、水果和有机盆栽,鼓励长者在疫情下互相扶持,携手度过逆境。
郊外清洁活动
恒基温暖工程义工队深明守护自然环境的重要,定期举办郊外清洁活动,到访不同郊游热点清除垃圾,让员工建立珍爱地球的心态,同时向大众推广「山海不留痕」讯息。
爱心送暖活动
集团自2011年起主办此活动,集合员工及热心市民,一同走入社区,关怀弱势社群。在2019年,恒基地产及恒地会的义工,亲手编织了合共超过1,300件围巾及冷帽,送赠给长者及基层家庭。计划至今已惠及逾74,600百名长者及基层人士。
昔日项目
2005年捐款兴建「水立方」
为支持中国主办2008年奥运会,集团于2005年承诺捐出一亿港元,以资助兴建其中一座位于北京的奥运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集团对于能够参与资助这唯一由全球侨胞捐资建设的奥运场馆,深感荣幸。场馆兴建历时四年,现已成为北京市新地标。
2005年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百县百万农民及万名乡村医生培训
集团主席李兆基博士为善不甘后人,其创办的「温暖工程」已培训超过123万农民及1.1万名乡村医生。自2005年起,「李兆基基金」累计捐款超过4.3亿人民币支持该工程,同时亦获得恒基地产和煤气公司的员工担任义工全力支持。此外,李博士自2010年起,向中华同心温暖工程项目捐款逾人民币一亿元,分别用在新疆、西藏、四川及甘肃实施通用语言培训项目、贵州毕节助学项目及武陵山区助学项目等。
2008年奥运马术比赛
集团全力支持特区政府推广香港作为奥运协办城市的宣传工作。除了捐款赞助2008奥运马术比赛,成为赛事地产发展支持机构外,集团并推出连串瞩目的推广活动以宣扬奥运精神。
2008年中国四川大地震灾后重建
2008年中国四川大地震发生后, 集团主席李兆基博士,慷慨捐出港币一亿元,联同其家族成员及集团上下捐出之港币二千万元,合共港币一亿二千万元用于赈灾。当中港币八千万元用于援建在地震中受损严重的广元市中心医院门诊内科综合大楼。该大楼于 2013 年完成重建,并命名为「李兆基门诊内科大楼」。
2009年东亚运动会
集团以钻石伙伴的合作形式,捐款500万港元支持国际级体育盛事「2009东亚运动会」,为公众带来这体坛大型盛会。
2009年香港「罗浮宫雕塑全接触 艺术教育展」
集团对支持文化及艺术活动一向不遗余力,当中包括赞助法国罗浮宫博物馆之巡回展览 ─「触.觉─罗浮宫雕塑触觉展」2009/2010亚洲巡回展,展出来自罗浮宫「触觉艺廊」之十八件雕塑复制品,展品的原意是让视障人士透过触摸展览品,得以更直接地欣赏这些艺术作品。
2011年除夕倒数庆祝活动
为进一步奠定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都会的地位,集团赞助了香港首个全港性的除夕倒数庆祝活动。该活动于全港最高的地标建筑物─集团旗下的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外墙发放璀璨烟火,与市民共同庆祝新一年的来临。
2014年「自然交响曲」艺术展览
集团于国际金融中心商场举办免费的艺术展览,以「自然交响曲」为主题,展出十一件装置于「迎海」的现代艺术雕塑,作品均出自国际及本地艺术家,展览吸引了逾15,000名公众人士参观。
2011-2015年「心之书」赠书计划
集团与太阳报爱心基金连续五年合办「心之书」赠书计划,向品学兼优的基层学生送上新学年全套课本,以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共有近1,500位来自低收入家庭之学生受惠。
2015年,集团义工队向公司员工收集了超过700本二手书、簇新的书包及文具,透过「心之书」活动转赠予基层学生。